2020年9月10日上午🤵♂️,北京市委🔻、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。我院刘志刚教授等主持成果“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关键技术及应用”获得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。

成果简介:牵引供电系统承担着为列车运行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作用。长期以来对于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再生制动能量浪费、功率因数低、供电品质差🙎♂️、接触网覆冰等问题,传统方式一直采用“打补丁”式的解决办法🧏🏿♂️,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,导致系统复杂、设备种类多、建设运维成本高👨🏻🏭。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👮🏻,上述问题日益突出,严重制约城轨交通的可持续发展。为构建节能高效、结构简化、性能提升、功能先进的新型城轨交通牵引供电系统🫗,实现升级换代,在国家科技部、财政部🥃、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🧑🏻💻,项目组历经12年攻关,提出能馈式牵引供电理论🎴,攻克能馈式供电关键技术🙂↔️🧙🏼♂️,取得多项原创性发明成果🏄🏼♀️🐱,发明多功能复合型牵引供电技术,发明混合式牵引供电核心技术😝,发明大容量、模块化变流器关键技术。所提出的能馈式牵引供电技术被行业广泛接受✪,项目成果在北京💿、天津、深圳等城市18条线路推广应用,市场占有率第一,应用辐射全国🤚🏽。
2019年🏛,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次设立突出贡献中关村奖、杰出青年中关村奖、国际合作中关村奖🏵。同时,首次分设自然科学奖🧍♀️、技术发明奖🏊🏻、科学技术进步奖,共154项成果获奖。包括自然科学奖15项,其中一等奖5项,二等奖10项;技术发明奖12项,其中一等奖6项🏊🏻,二等奖6项🟡;科学技术进步奖127项👩👩👧👧,其中特等奖1项,一等奖33项,二等奖93项。